十一、黄冈市加强源头管理实施食堂大宗物资集中采购
近年来,黄冈市始终牢把学校食堂食材采购关,全面实施粮油等大宗物资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一是设置学校粮油配送工作机构。经编制部门批准,成立“黄冈市学校粮油配送管理中心”,核定编制2名,其中1名为副科级领导职数,负责组织协调和督办指导全市学校粮油配送管理工作。各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学校粮油配送中心,具体承担学校粮油等食材的配送和监管工作。目前,全市建成1个市级配送管理中心,10个县级配送管理中心。二是落实集中招标定点采购制度。黄冈市10个县市区和市直学校均通过公开招标,实现学校食堂米面油等大宗物资集中统一配送。黄州区、红安县、罗田县、浠水县、蕲春县等地通过公开招标,实现肉类、水产品、蔬菜类、豆制品、调料干货等全品类食材的统一配送,规避学校自行采购的廉政风险,更从源头上保障了食品安全。三是加强学校食堂食材配送监管。一是把好准入关。凡进入学校市场的企业须具备食品经营许可证、食品质量检验室、经营场所、食品质量QS标志证书等,禁止中标企业转包或甩包。二是把好质量关。供应企业配送的每批次食材须提供质检报告,学校收货时须认真查验并存档,出现质量问题的予以约谈,情节严重的直接终止合同,列入黑名单。三是把好价格关。配送中心定期在商超或菜市场询价,及时比对食材价格,确保供应企业配送食材价格低于市场同类食材价格的5%-10%。四是把好监督关。市级配送管理中心定期或不定期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县市区进行督导检查,各县市区随机对供应企业和学校进行巡查。
十二、襄阳市开展系列活动办有温度的学校食堂
襄阳市把全市中小学校食堂服务保障学生不到位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六个一”活动,以工作实绩检验专项整治成效。
一是开展一次学校食堂家长开放周活动。邀请家长代表、社会热心人士以主动报名的方式参与,让群众走进学校食堂后厨,参观学校食堂日常管理情况和日常供餐流程,品尝学生饭菜,召开座谈会,征集家长意见和建议, 制定改进学校食堂服务保障措施。二是开展一周推出一个特价菜或免费菜活动。每周确定一个菜品,以低于正常售价售卖给学生,将食堂微盈利通过特价菜的形式返还给学生。三是开展一次“我最喜欢的菜品”评选活动。推出多种菜品,让学生进行投票,学校食堂根据学生需求改善饭菜品质和种类。有的学校还推出特色餐,襄阳二十四中为生病学生设计“爱心病号餐”、为少数民族学生增设民族餐。四是开展一次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大比武活动。按照不同岗位,分类举行岗位技能比武,由膳食委员会和学校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评委,评选岗位能手,十星级员工,以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五是开展一次营养与健康宣教活动。邀请营养专家进校园对学生进行营养知识科普,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膳食理念。六是开展问卷调查。组织学校面向在校就餐师生,围绕学校食堂管理、服务质量、菜品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形成食堂满意度调查报告,对满意度测评低于80%的,责令进行整改,确保满意度调查不走形式。
十三、武汉市汉阳区弘桥小学开展系列活动丰富食育教育形式
汉阳区弘桥小学通过开展趣味化活动,引导学生树立营养健康、均衡饮食、厉行节约的理念,组织开展了两项活动。
一是“今天食谱我做主”。学校奖励每周在光盘行动中表现出色的“文明餐桌活动先进班级”,可以获得下周一次一道菜的专属菜谱定制权。该班学生一起讨论,或向家长请教、向营养师咨询,共同制定一道满足营养健康条件的菜谱,给出相应的理由,并讲解食谱中的营养搭配原则,通过学生投票选出最优食谱,成为下周学校的食谱,让全校同学品尝。二是“我和大厨面对面”。为了随时了解食堂菜品是否受学生欢迎,食堂主厨每周会在学生中餐时到各个班级了解学生的进餐情况,积极与学生互动,深入了解当天菜品的口感、搭配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对哪些菜品接受度更高,哪些菜品还需要改进等。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懂得饮食营养搭配的科学道理,增强了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丰富了学校食育教育形式。